Login

bsports@hbzygy.com.cn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b体育寻寿光之鉴 谋高州之进

  b体育寻寿光之鉴 谋高州之进“广东不仅要和自己比,还要跳出广东一隅和先进兄弟省份比。”广东直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情况,吹响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角。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山东绕不开而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今年新春“第一会”,山东也旗帜鲜明地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要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让一方百姓富起来。近日,南方日报调研组从广东高州北上山东寿光,带着对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思考,问道县域振兴之策。

  此行,调研组发现寿光的农业已全产业链实现标准化,工业的“链主”全产业链模式也已成熟,这些都是高州立足实际、深挖潜力的方向。

  “标准化种植”“智慧化生产”“品牌价值塑造”……在“全国蔬菜之乡”我们同样看到了这些高州热词。两地有着同样的追求,但又不尽相同。

  尽管蔬菜与水果有天然差距,两地也存在历史人文、耕作习惯、生产方式等基本农情差异,走出两条差异化的发展路子,但双方都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同向奔跑。我们对比、观察两市的同与异,从中寻寿光之鉴,谋高州之进。

  寿光与高州有着相似之处,都是农业大市。前者是“中国蔬菜之乡”,后者是“中国水果之乡”。不同的是,前者已画出蔬菜产业“微笑曲线”,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现代化共建先行县,寿光的关键词是“标准化”。而后者正在做优“土特产”文章,试图总结高州经验,努力迈向农业现代化。

  在寿光的智能温室大棚,从种子、秧苗到商品,借助自动控温、自动喷滴灌、自动放风、自动施肥、自动卷帘“五个自动化”为一体的智能化种植系统,每一株植物的“一生”都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同时,智慧化大棚也让蔬菜告别了对季节、土地、气候等因素的依赖,通过四季循环复种,寿光60万亩蔬菜年产量达450万吨。

  观之高州荔枝生长于丘陵、山地,植株大,属于常年生长植物,高州59万亩荔枝年产量超20万吨。这59万亩的荔枝以家庭散种为主,且往往树越老越值钱。在高州核心产区,荔枝树就是农民的“摇钱树”,这是“高州模式”之所以能把效益真正留在农村、留在农户手上的密码。从这一种植特性来看,“寿光模式”的标准化种植,不符合高州荔枝种植实际。但“寿光模式”的产业链标准化思维值得学习。

  “荔枝标准化生产主要是统一病虫害防治、施肥管理、控梢管理等技术层面,通过行政部门、行业协会引导等手段把种植规范统一起来。”高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梁子胜介绍,高州在相对较大的果园实施水肥一体化生产种植,而家庭式作坊则通过合作社、协会、社会化托管等组织统一技术规范,从而实现标准化管理。

  “市场化的手段。让果农自觉按照规范做好荔枝管理。”高州市柏桥村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社长何达为介绍,合作社统一发布荔枝管护指引,技术员下沉,社员间相互监督加上“好果卖好价”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核心产区标准化种植早已成为农户的行动自觉。

  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茂名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农园艺学院研究员陈厚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全国荔枝科技创新技术在茂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包括妃子笑荔枝稳产丰产综合技术、低产低效园改造技术、克服优质荔枝大小年结果综合技术、果园宜机化改造与机械化生产配套技术、荔枝绿色节能干燥关键技术等,可解决茂名荔枝90%以上的产业问题。

  目前,高州市荔枝产业园内标准化果园已占到了园区荔枝种植面积的75%以上。“开沟施肥采用机械化,一台机器耗时一个星期便可完成园区150亩的开沟施肥工作,至少可节省20至30个工人的劳动量。”一名果农说。

  另外在陈厚彬看来,对荔枝而言,造成“大小年”的一个直接原因是花芽的形成受到了抑制,导致树体开花率低、产量不佳。但随着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进步,目前已经可以通过肥水管理、梢控管理培养健壮充实的结果母枝,促进花芽分化。

  “荔枝种植技术本就是经年积累的经验。”梁子胜说,高州荔枝龙眼的标准化种植更多体现在种植技术统一化、规范化层面,而非单纯的机械化。纵使两地路径不同,但通过标准化种植做强产业的目标一致。

  “寿光用农业产业发展成果印证了标准化种植的重要性,这也告诉我们,荔枝种植标准化、机械化之路不易,但更要坚定步伐,迎难而上。”梁子胜说。

  寿光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集散地,也是中国蔬菜价格形成中心、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寿光如今拥有了蔬菜价格的国家话语权。

  高州亦是如此。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RCEP广东高州荔枝龙眼国际采购交易中心、茂名(国际)荔枝交易中心、中国(广东)荔枝产业大数据中心相继落户高州根子。

  目前,由茂名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茂名市网上销售荔枝等级规格》地方标准已实施多年,其对茂名产主要品种荔枝的规格、等级、果实形态特征进行明确,规范茂名网销鲜荔枝的销售、包装运输、配送等产业链全环节。

  凭借产业优势,高州拥有国家级的荔枝价格话语权和数据化的监测、分析“大脑中枢”,欠缺的是销售环节的一套完整、成熟的国家级标准。

  在农业发展的后端,要以品牌塑造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价值链。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寿光打造了“崔西一品”“尧河长茄”“浮桥萝卜”等一批农产品品牌,一直以来都是以大批发出口为主。

  5月11日,2023年高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产销对接大会在高州市区举行,这是高州与全球客商的每年之约。政府每年为企业搭建平台,助力高州荔枝破圈出海,这是高州荔枝营销的十宝之一。

  5月3日,高州市根子镇启动2023我在“中国荔乡”有棵荔枝树定制活动,首批50棵荔枝树被早早“落订”,来自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佛山等地的客户完成网上签约。眼下荔枝开始上“红妆”,在高州各个荔枝主产区,荔枝定制正火热。一拨拨人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荔枝之乡预订属于自己的荔枝树b体育·bsports。“果还在枝头,钱已经入了口袋。”当地农户对这样的销售方式竖起大拇指。

  这是对农产品传统销售模式的颠覆,也是高州荔枝产业“卖文化”的生动展示,成功打响高州荔枝品牌的美誉度、知名度。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高州定制荔枝树超1.5万株,预计收入超2800万元,相比普通销售可多收入超1200万元。

  如今“高州荔枝”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22.2亿元。高州荔枝不愁卖,还在于当地政府始终致力于讲好高州的荔枝故事:号召荔农担任古荔树保护人、打造全国第一个荔枝主题邮局、创作“520我爱荔”荔枝歌曲、举办大唐荔乡嘉年华活动……

  通过创新营销方式,抓住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差异化需求,把农产品独特的品质、定位等传播到消费者心中,有助于传统农产品在市场中突围,带动农业增产增收。

  事实上,无论是高州携手广药王老吉开发“荔小吉”产品,还是寿光瞄准蔬菜半成品加工,农业大市发力农业深加工的背后,仍是当地对田间地头出品的“土特产”有更多价值上的期待。

  今年在茂名的带领下,高州在荔枝营销上再创新,不仅荔枝定制全域开花,还策划了荔枝经理人走进海南、荔枝进故宫等系列活动,荔枝品牌进一步打响。

  “密集的创新营销活动活跃了高州市场主体。仅根子镇就有400多个电商销售主体。”何达为直言,这是高州模式的一大表现,也是一大优势。

  高州模式激发中小型市场主体的无限潜力,从农业企业、种植户到电商达人,通过产业链党委、合作社、协会、联盟组织聚在一起,让荔枝产业焕发无限生机。

  “我们在营销创新上的成绩亮眼,但相对比寿光,其已经打造了多个具有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品牌,涵盖多个品类,这也是高州努力的方向。”梁子胜说,高州正在聚力打造高州香蕉、高州丝苗米、高州罗非鱼等,把在荔枝产业的成功经验应用到更多产业上,助力高州农业由大到强。

  寿光与高州都是全国百强县。2022年寿光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2022年高州地区生产总值725.7亿元。2023年初春,高州提出“力争4年左右GDP突破千亿元”。两者的经济体量虽有差距,但后者追前者,后者的潜力更大。

  上述可以看到,在农业方面,高州与寿光已经分别走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好路子。虽然目前高州尚未有寿光“微笑曲线”的成熟,但厚积薄发,未来可期。

  县域经济而言,真正拉开GDP距离的当属工业:2022年,寿光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2257.4亿元,这个数字对高州而言差距不小。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是传统农业大市实现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工业新生”高州而言,寿光也许提供了县域工业集群突破的范本。

  在寿光人的工业思维中,规划建设一条完整产业链条,是工业能否做大做强的重要因素。在寿光,鲁丽绿色高端家居一体化项目实现了“从一棵树到一个家”,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实现了“从一颗种子到一桌美食”,巨能金玉米生物基新材料项目实现了从“一颗玉米到一粒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一条条完整产业链最终形成的,是以集群突破为势能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工业不强一直是高州经济发展的短板。“今年最想做成的就是把工业做大,有实质性的突破。”今年2月,茂名市委、政法委、高州市委王土瑞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坦言。

  对于工业如饥似渴的高州正在行动。今年1月,茂名市规划将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总规划面积9545亩,划入茂名市承接佛山市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高州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在金山工业园平整出500亩土地,作为立即可用土地。

  寿光在工业上的“链主”思维,切中高州工业发展之要。高州还积极引进广药王老吉荔枝深加工生产、中力恒年产5万吨铝型材项目等一批“链主”项目,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特色工业集群发展跑出“加速度”。

  眼下的高州,一方面各工业园区大兴基建,“8天盖好一层楼”“月余征下330亩地”“用地标准提升至九通一平”“以亩论英雄”等硬招迭出,以时间换空间、以速度抢机遇。另一边,高州招商团队正与佛山等地频密对接来往,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子。

  纵观大江南北,县域综合实力的竞争,根本上还是产业的比拼和较量。高州与寿光,一南一北。我们在高州出发,一路向北问道,南方日报调研组希望通过点滴文字,在对比中发现可能、在寻策中发现机遇。调研已经结束,思考才刚刚开始。

  寿光能成就全国百强县的地位,强大的农业和工业都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回顾寿光40多年的发展历程,守恒与革新始终贯穿其工农业发展始终,是其发展壮大的两条真经。

  一是重视市场拓展,市场范围决定了产业规模和深度。寿光的蔬菜市场,起点其实很低,就是为了解决附近油田工人吃菜问题形成的马路菜场。但菜场带来了交通堵塞,当地没有简单地把市场撵走,而是拿出一块地来建市场,这才有了后来声名大噪的九巷蔬菜市场。有了蔬菜市场的建立和逐步规范,菜农有了更大的希望,才会有源头对冬暖式大棚的探索,才会有更多的人加入蔬菜链条中来。

  二是重视技术引领。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产业竞争力。从寿光上世纪80年代末探索出冬暖式蔬菜大棚种植方法,进而向全国推广;到新世纪以来,着力打破“洋种子”垄断,实现设施蔬菜品种国产化;再到近年来发展数字农业,并以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为引领,向全国输出寿光标准和集成解决方案。40多年不变的主题都是技术创新,正是过硬的技术水平确保了寿光蔬菜始终走在行业发展前沿。

  以蔬菜闻名的寿光,工业实力同样强劲。2022年,寿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9亿元,占比43.49%,占比最高,可见工业是支撑寿光发展的主导力量。目前,寿光拥有中国企业500强3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5家,拥有全国工业领域41个产业大类中的29个,足见其不仅规模可观,而且竞争力很强。

  寿光工业大发展的背后,源于其对实体经济的重视,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做到了坚守实体经济本位,坚持制造业当家。

  历届寿光市委、市政府均高度重视工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寿光提出了强农重工的发展思路,开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90年代提出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大力扶持骨干企业;进入21世纪后,寿光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进行工业布局,加快建设工业园区。其中,寿光对培育本土企业的重视尤为可贵,类似晨鸣、凯马等当地知名企业,均是从以前的县属企业、乡镇企业发展而来。

  高州与寿光,同为农业大市和经济大市,各有其优势,也有值得对方加以学习的经验。相较之下,寿光农业运营更加成熟,工业发展更加领先,能够为高州的发展提供不少借鉴。最重要有以下两条:

  一是要持续深耕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思维做大做强农业。高州目前,在农业上量的优势已经具备,关键是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高州目前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的方向和思路已经持续取得突破,势头喜人。在农业价值链的提升上,固然要注意做好市场开发和营销推广,同时要认识到价值最终是要靠创造出来的,必须给市场和消费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产品、创意或者体验,才能够更好赢得市场。如寿光蔬菜,从种业突围、大棚技术的迭代,到为农业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使全行业实现了价值跃升。同理,高州荔枝产业的发展也应当瞄准目前的问题发力,在更好解决荔枝保鲜问题、推动品种进一步改良升级、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丰富业态等方面提供更好方案,创造更大价值,带动“微笑曲线”整体上移。

  二是厚植实体经济。高州工业是短板,一定要锚定做强工业的方向不动摇,持续深耕实体经济。原有的工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不要轻易言弃,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现象出现。像金属制品加工、皮革、渔网制造等有特色、有基础的产业,要尽可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发展模式更新和技术革新,争创发展新优势。

  同时,要扭住农产品深加工这个增长点,做强食品产业。抓好佛山对口茂名的产业合作契机,打造“飞地经济”,推动园区经济提质增效。要认识到产业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耐心与恒心不可或缺。树立长远思维,为行业创造价值,推动技术革新,久久为功,必有所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