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bsports@hbzygy.com.cn 登录 |  注册 退出

行业资讯

父母切莫“以爱为名”绑架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才会进步

  父母切莫“以爱为名”绑架孩子“不听话”的孩子才会进步最近一条短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5岁孩子搭讪老外被呵斥“走开”,父亲气不过要求对方道歉,被网友批玻璃心;无独有偶,另一位家长发现孩子学校小卖部贩卖垃圾零食,通过整改小卖部严控上架食品品类,被认为控制欲过盛。

  在养育孩子的这条道路上,有很多父母都本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这条初心,误入了弯路还一路走到了黑。育儿过程中的“过犹不及”,会给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作为父母,又该如何放平心态,学会放手?

  本期腾讯育儿《父母不内耗》栏目邀请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督导陈默老师;亲子咨询师,福布斯中国10大母婴KOL晴天妈妈和大家共同探讨育儿路上的那些事。

  问:孩子是我的,我爱怎么说就怎么说!但只能我说,其他人就是不能说!这往往就是“玻璃心”父母的真实写照。这种“玻璃心”的背后,折射出家长怎样一种心态?

  陈默:这位“玻璃心”父亲的做法可能是出于想让孩子知道“你对别人有礼貌,别人要回敬你礼貌”,才会如此。但他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告诉孩子那个成年人当时可能心情不太好,才会如此回应,用这种解释的好处是避免孩子将来成为“玻璃心”的人。

  孩子在跟外人打交道的时候,万一遭遇别人的负面性对待,家长应该理性告诉孩子,这可能是因为当事人当时心情不好或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孩子本身的问题,这样孩子内心就不会因为遭遇负面对待而敏感多疑,能善意去理解他人,不会因此变成“玻璃心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有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回应是无所谓的,但有的孩子却是非常敏感在乎的。家长在孩子遭遇这样的情景时,最正确的做法并不是马上上前跟对方理论,为孩子讨回公道,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但实际上,这个社会上有一些家长,当其他人对自己的孩子有负面性或攻击性的话语时,就会显得非常“玻璃心”。这个问题是说,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确实有保护孩子的责任。如果外人对孩子具有攻击性,家长自然要会要保护孩子。不然如果当孩子受到外界攻击的时候,父母在旁边不做任何反应,那孩子将来会担心自己不会被家长保护和照顾而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对外界攻击做出一些适当的反应,是任何家长都会的,谈不上什么玻璃心。

  但比如有很少的一部分家长,面对外人对孩子的评价,哪怕这个评价是中肯的,都很难受。因为他其实是很怕面对孩子有这个问题,所以不太接受别人对他孩子有负面的评价。那么这个算不算玻璃心呢?我认为家长其实潜意识里有一种被羞辱感:“为什么我的教育不得当?“他不想正视这些东西,他更不想让自己孩子在别人眼里有这样或那样的弱点,所以这种心理会造成他质疑自己的教育方式,甚至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质疑。

  晴天妈妈:我确实遇到过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们有一个非常典型的反应,就是当遇到别人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愤怒、反击、甚至辩论,会一瞬间进入刺猬的状态。我们什么时候会生气?就是这个事刚好你特别在意。人有的时候,当一件事情能够伤害或觉得被冒犯到自己的时候,这件事不一定是你的缺点,但它可能是你心里的弱点。

  所以说这一类的父母,会本能地进入一种恐惧和害怕的状态,而他恐惧害怕的是什么呢?并不是说他的孩子真的就如别人的负面评价一样不好,他恐惧的是自己没有能力。因为他会把从别人对孩子的评价转变到对自己的否定上,这种特别容易愤怒,特别容易进入攻击状态的父母,往往内心有一个隐藏的非常深的弱点,会陷入到他人的评价体系中。

  所以我也会提醒小朋友,当你遇到一个人状态不好,或者是经常会生气的时候,可能他这会就是能量比较缺。他缺电了,所以进入了报警模式,你要让他休息一下,或者稍微离他远一点,等他状态好的时候,你再去安抚他。

  人有时在应激状态下,很容易进入撕扯和进攻模式。尤其是一些状态不是那么好的父母,可能今天很累,或者最近他刚好遇到比较大的挫折,就很容易进入攻击状态。所以一些家长遇到说自己孩子不好的情况,就觉得就是在说他自己不好,就是在打自己的脸,其实是隐形的对自己的一种否定。

  问: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心理学上称之为镜像效应,那么父母的行为习惯是否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和人格发展有影响?需要如何改变?

  陈默:肯定有影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通常会犯一种叫“自己不知道正在犯错误”的错误。这个里面有一类错误就是家长本身不认错。他不管做了什么错的事情,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认错,一旦有人指出他是错的,他一定强词夺理不承认。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孩子也学不会由衷的认错。

  我们说的认错是由衷地认错。一个人能由衷地地认错,才可能走到反省这一步,反省为什么错,才能有改变。为什么有些家长会说孩子有屡教不改的毛病,其实就是孩子从来没有在这件事情上真正地认过错。所以他就不会去反省,不反省就走不到改变这一步。

  首先父母应该学会自我成长。很多父母的能量以及成熟度并没有达到可以做父母的境界,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往往很高,很多父母甚至要求孩子在任何一方面都是出色的。

  父母的成熟度低,表现在自我接纳度不够高,自我成长不够好,自我意识发展不够清晰,所以需要快速地成长。

  家长想要成熟,就要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寻找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搞清楚我是谁?我在别人眼里是谁?我愿意在别人眼里是谁?或者我理想中我是谁?要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所谓的自我意识要发展好,才能把成熟度提高,提高之后错误就能减少。那些有错就认的人往往是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强词夺理的人一定是内心比较虚弱的人,需要不断成长。

  晴天妈妈:做父母是需要反思和觉察能力的,很多父母都是拿着放大镜在看孩子,所谓“严于律娃,宽于律己”。中国的父母很关心孩子,但有时候会爱错地方。比如他们会把孩子日常起居照料很好,会帮孩子把周围障碍清扫干净,但是往往忽略了核心,就是能否真的能带领孩子成长?很多父母缺的不是钱,也不是爱孩子的心,而是不太懂,不太会如何教育孩子?

  作为父母可能自己都是在匮乏中成长的,就像我们小的时候,没有经历过所谓完美的养育,积极的养育,也是在父母一地鸡毛的环境中成长。当下全社会都在用一个非常高的期待来要求家长,用一种自己都没有见过的方式去爱孩子,这个过程就需要家长去不断学习,了解自己缺什么,补什么?

  问:网上有一个热门的帖子,说的是你见过或者经历过哪些令人窒息的爱?有一个网友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他说从小到大我都被父母“无微不至“的爱包围着,从小就被父母推着走。这些孩子极不情愿,又理所当然地长大,那么像这样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困境是什么?

  陈默:这个问题涉及到家长对孩子的控制,安排一切,计划一切,设计一切,控制孩子的人生。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正因为是人,我们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是体现在选择上的。如果人没有选择的可能,或者人被爱的名义剥夺了选择的权利,那么人也就不为其人了。所以如果家长给孩子计划人生,那他一定设定好了目标,有了对孩子塑造的规划。

  举个例子,我以前遇到过这样一个妈妈,她跟我说,她的孩子一定要考复旦大学。因为她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差了几分没进复旦大学,所以女儿一定要考复旦大学。我说复旦大学也不是人生的终点,是一个培养的目标。你告诉我,你希望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说我希望我的孩子成为一个社会精英。

  我说你定义清楚,什么是社会精英?她说比如像上市公司的女高管,我觉得这些人就是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我说你真的了解自己的女儿吗?你的女儿是林黛玉类型的女孩,喜欢自得其乐,喜欢躲在房间里看看书,写写东西,她会过得很快乐,她不是王熙凤,她不是CEO的料,如果一定要你女儿成为一个CEO,弄得不好最后她会在精神病院里。

  我们看到这个例子,就是这个妈妈想控制女儿,安排她的人生,我在临床上见多了这种被控制的孩子,最后大多是失败的。

  还有一个案例,一个男孩在初二的时候就开始写小说,大家公认是一个文学才子,他立志将来要考华中师大中文系。但进入高中以后,他的父母跟他说:“将来一定要考金融系,我们在金融行业有人脉,金融系收入是最高的。”那孩子进入高中以后,遵循父母的规划,整个高中阶段就没有再花时间读书写小说,最后高考的成绩惨不忍睹,家长就把他带到我这咨询:“他这个成绩怎么办?我们要复读。”我跟这个孩子单独谈话,孩子告诉我,“我太恐惧学金融了,我害怕我一生从事这样的职业b体育。“我跟他家长说,你孩子的问题就是你们造成的。

  这个体现出什么呢?就是家长的规划性和控制性。当孩子没有自由意志实现,不能拥有选择权,就意味着他无法独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家长既不给孩子选择权,又要求孩子独立,这是自相矛盾的。

  晴天妈妈:越是优秀的家长越会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他认为孩子只有在他的策划和清单式管理之下,才有可能守住这份成果。为什么说是盲目自信的?其实有一个生物学上的规律,就是进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两块砖中间会钻出来非常小的草,我觉得那就是生命本来的样子。孩子作为一个新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本身就是卷王,是非常厉害的王者,他一定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我觉得对于父母来说千万不要自恋到觉得孩子一定要按自己的路线去规划,越早放下这种期待越早接纳“他就是他,我就是我“,我只能帮他去做一些背景支持,方向不对捋一捋,越早承认自己没有那么了不起,没有那么聪明,那么优秀,甚至说现在掌握的所有机遇,自己拿到的所有结果都跟父母的教育没那么大关系的时候,就越早能接受孩子有自己的舞台。但如果给孩子设计越多反而会起反作用。家长给孩子规划得越严丝合缝,就会有更大的阻力跟你对抗。我遇到很多孩子,从七八岁开始,每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内耗,和父母对抗。之前海淀某个学校的心理老师跟我聊现在中小学生抑郁情况,最早的七八岁就已经有比较严重的临床抑郁症,一开始我还挺震惊,他说这个孩子的父母是超级大学霸,孩子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都被安排密密麻麻的各种课程。

  你知道千里马小时候都干嘛?千里马小时候可不训练,就是吃睡玩,养精蓄锐,它自己的意志很自由,很奔放,等它真的去跑的时候,就能按照它想要跑的方向,想要跑的速度,想要跑的节奏去跑。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孩子在过早的年龄段,父母给了过大的压力,后来就会花很多时间去跟家长撕扯,因为他会逐渐意识到这是家长的想法,而不是自己的。

  我见过最极端的一个案例,孩子高考成绩特别好,就因为不喜欢父母,选择了一个他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专业。如果父母不希望孩子一生都在跟你对抗的话,就要放下自恋,多给他留点舞台,不要盲目自信,觉得孩子一定是在你的基础上去进化,或在你给的环境基础上去进化。

  养孩子别太严密,不要太密集地去压迫他。家长实在要是焦虑,不如自己去考个研,考个博……不要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去考个证,学学插花,学学做饭,有逼孩子的功夫,指不定自己都成了某个领域的专家,放过孩子成全自己,你会发现鸡自己比鸡娃容易多了。

  晴天妈妈:很多家长身上出现的问题不是不负责任,而是该你负的你不负;不该你负的你瞎负。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的规划是很盲目的,不了解孩子的个性,有什么优劣势,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关注的地方,只会被周围的情绪感染而焦虑,别人卷什么就跟着卷。

  我把父母分成三类,第一类父母是:我不好,但你必须好。第二类是:我很好,但你不行。他们会因为自己的恐惧不安,逼迫孩子用规定的线路发展;第三类是:我还好,但你可以更好。这类父母会陪伴孩子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不完全掌控孩子,愿意和孩子分享探讨,让孩子自己去摸索尝试。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第三类父母的这种力量,孩子真的会越来越好。

  陈默:美国心理学家鲍姆林德认为可以把父母教养方式归纳为两个维度:其一是父母对待儿童的情感态度,即接受——拒绝维度;其二是父母对儿童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容许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四种教养方式:权威型(接受+控制)、专断型(拒绝+控制)、放纵型(接受+容许)和忽视型(拒绝+容许)。不同的教养方式无疑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专断型家长要求孩子言听计从,为孩子设计好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放纵型的家长虽给孩子最大的行动自由,但缺少沟通引导;权威型的家长认为自己在孩子的心目中应该有权威,但这种权威来自他们与孩子的经常交流,来自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家长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善于了解孩子的需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孩子达到目标。

  陈默 :每个阶段的亲子关系是不太相同的。0-3岁的时候,孩子最需要一个能时刻陪伴在身边照顾吃喝拉撒的家长;3-6岁的时候,孩子需要一个能陪伴一同玩耍的家长;儿童时期孩子需要一个真切喜欢关爱他的,周末能陪伴的家长;青少年阶段,孩子需要一个能实实在在信任他的家长。

  每个阶段的亲子关系有不同的主题,每个阶段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如果家长把主要任务完成的好的话,孩子的成长就会比较顺利,亲子关系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

  另外,亲子关系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夫妻关系”,如果夫妻关系有问题,势必会影响亲子关系。因为孩子在夫妻矛盾的时候,常常要选择站队,家长会不自觉地把孩子当成同盟军,而导致孩子跟某一方的关系产生问题。

  这一点是每位家长都应该注意的,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持夫妻和谐关系,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一剂良药。

  陈默:生命有三个层次,物质生命,精神生命,灵魂生命。物质的层次就是衣食住行,个人利益;精神的层次就是阅读量,艺术鉴赏力,以及你对公共事物的思考;灵魂的层次,就是要建立宇宙观。如果站在灵魂层次上看其他东西都是小菜一碟。所以现在家长之所以焦虑,还是因为可能正处于满足物质层次,向精神层次进军的当口。想跃层但又还没有那个能力,上不去下不来,所以焦虑不仅仅体现在育儿上,其他方面都有类似焦虑。育儿只是浓缩了最强的一个焦虑点罢了,所以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提升内核,让生命上层次。

  晴天妈妈:我给家长的建议就是成长和学习永远来得及。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千万别觉得孩子大了,我再去了解这些来得及吗?其实永远来得及。养孩子不光是科学,还有艺术,应对恐惧和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了解它。

  从个人来讲,特别有效的帮助是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村庄。比如说当时我们小区有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我们就经常一块遛娃。遛娃的时候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带着孩子去户外,去爬山放放电,很重视孩子的运动,孩子们往往都比较快乐。

  当脚踩在大地上的时候,焦虑就会减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天天在各种海淀妈妈群,看里面各种鸡娃,就会把你本身的育儿节奏带乱。对于父母来说,如果自己能力很厉害,可以去影响别人;如果能力不够,就容易被别人影响干扰。保证自己能够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就足够了。最实用的建议就是把家里人的资源都用起来,跟家人团结在一起,不要在家里天天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