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bsports@hbzygy.com.cn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穿越回古代我们能吃到哪些蔬菜水果?

  穿越回古代我们能吃到哪些蔬菜水果?虽然古代并没有营养学指导,但是作为生物的本能,再加上朴素的经验积累,古人也大体上明白饮食要均衡,荤素要搭配。但古代可没有现代这么多的蔬菜品类可选,那么古人主要吃的是什么呢?

  先秦时代,我们的祖先主要吃以下几种蔬菜:韭、薤、葵、葱、藿,它们合称为“五蔬”。这些蔬菜中,有一些直到现在还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但也有一些蔬菜已经不太常见或者干脆消失了。

  韭就是我们熟悉的韭菜,是我们最常见的蔬菜之一。它的历史悠久,《诗经·七月》中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说明在当时韭菜还是神圣的祭祀用品。不过到了汉代以后,韭菜也成了普通老百姓能吃到的蔬菜。因为韭菜有个优点,可以割了再长,长了再割,所以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南北朝时有一个叫庾杲之的人,因为家境贫寒,吃不起肉食,日常吃韭菹、沦韭和生韭三种韭菜制品佐餐,所以人们戏称他“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三“韭”,即三“九”二十七。

  薤(xiè)也叫藠(jiào)头,它长得像小葱,但能吃的只有根部的小白球薤白,现在南方还有不少地方种植,可以用来腌咸菜,但总体来说,已经退出了中国人餐桌的主流。东汉末年,曹操和曹植各有一首《薤露行》诗,把时光比作薤叶上的露水,转瞬即逝,借此表达自己的志向。

  葵并不是现在的向日葵,而是葵菜,现在也叫冬寒菜,嫩叶可以做汤。它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高,元代王帧的《农书》说:“葵为百菜之主”,当时家家户户都种葵菜,就和我们现在家家户户种大白菜差不多b体育官方网站。但是到了明代以后,它因为茎叶中纤维含量比较高,吃起来不太好吃,而被人类逐渐放弃,只在湖南、江西等部分地区有种植,大部分地区已经沦为野菜了。

  葱也不用多介绍,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不但能做调味品,还能蘸酱,或是被山东人拿来直接做煎饼卷大葱,吃起来嘎吱响。葱的模样很好看,亭亭玉立,青白分明,依中国人的审美观来看是非常漂亮的,所以常常用来形容美人,如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俊俏媳妇刘兰芝“指如削葱根”。以“葱”代苍青之色,“葱茏”“葱翠”,都是形容一种翠玉般的青色,植物生长茂盛叫“郁郁葱葱”。

  藿是指大豆的嫩叶,和葵菜一样,主要也是用来煮汤。《诗经·小雅·白驹》以周天子的口吻诵道:“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白驹指品行高洁的贤者,藿叶代表朝廷的俸禄,诗中说:贤洁的高人啊,既然吃了我场中的嫩豆叶,就留下来在我朝为官可好?不过豆叶稍微老上一点,纤维增多就很难吃了,所以在古代,它主要是平民百姓吃的食物,“藿食”就是吃得不好,和“肉食”相对应。

  西汉时期的探险家张骞打通了中原到西域的道路,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丝绸之路,从那以后,大量西域栽培的蔬菜水果来到了中原地区,逐渐征服了我们祖先的餐桌。因为当时人们把西域人称为“胡”,所以这些蔬菜往往被冠上一个“胡”字,比如说胡萝卜、胡麻(芝麻)、胡瓜(黄瓜)和胡蒜(大蒜)等。

  唐代和周边的邻国交往十分频繁,也从外国输入了大量的新蔬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模样俊俏的菠菜。菠菜起源于2000年前亚洲西部的波斯(今伊朗),唐太宗时尼泊尔国将菠菜种子作为贡品传入中国。刚来的时候按照音译,叫它菠薐(léng)菜,后来才简写成了菠菜。另外,茼蒿、莴苣、茴香等也都是唐朝时从外国传来的。

  到了明清时候,欧洲殖民者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同样也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特产蔬菜。这个时候,人们管外国叫“番邦”,管外国人叫“洋人”,所以蔬菜们也往往带一个“番”字或“洋”字,比如说番茄、番薯(红薯)、洋葱、洋白菜(卷心菜)等。酸酸甜甜的番茄到底是蔬菜还是水果?我们一直都搞不清,但也不妨碍我们品尝它。不过这种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植物刚刚来到欧洲的时候,被人们称为“狼桃”,都认为它有剧毒,谁也不敢吃一口尝尝。后来人们才发现,这种颜色鲜艳的小东西,居然这么好吃。

  有些蔬菜虽然不带“胡”“番”或者“洋”字,但也是从外国传入的,比如说原产于南美洲的南瓜和原产印度的苦瓜,都是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的船队从外国带回来的。

  秦汉之前,在北方黄河流域,最普及的五种果子是:枣、李、杏、栗、桃。桃树是一种我国土生土长的植物,早在四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了栽培桃树,因为考古学家在他们的墓葬中发现了碳化的桃核。到了西周时代,桃树已经成为家家户户果园里的常客。《诗经·魏风》中有一句“园有桃,其实之殽”,意思是说,自己家后园里种了桃树,摘下果子来就可以作为佳肴。可见最早的时候,人们种桃树纯粹是为了吃它的果子。等到不再需要吃桃充饥的时候,又发现桃花的美丽动人,于是桃树在人们心中慢慢变成了美好的象征。

  古人常常把枣和栗子连用到一起,可能是因为这两种干果都能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下生长结果,饥荒的时候充当粮食吃,所以民间有说法是:“淹不死的栗子,晒不死的枣子”。大概是因为它们用处大,枣栗在古代礼仪当中也有重要的地位。《周礼》就规定,新婚的媳妇拜见公公婆婆的时候,要带着枣和栗子以及干肉作为礼物。“枣”谐音“早”,意思是以后要勤劳早起;“栗”则谐音“立”,寓意自己应该自立自强。

  到了长江流域,最流行的水果是橘子、橙子和柚子,柑橘家族的成员都是原产我国的植物。大约4000多年前,大禹称王,分天下为九州,规定各州定期向禹王朝供本地最好的物产,荆州的贡品清单中就有橘子。从那时起,橘子的地位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历朝历代都是皇室特供商品。

  西汉时期,张骞从西域带回来大量的水果,其中包括葡萄和石榴,到了唐代,葡萄在中国北方很多地方已经普遍种植。唐代诗人王翰有一首《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说明那个时候我们祖先就已经会用葡萄酿酒了。

  唐朝最贵重的水果当然是荔枝啦,但是荔枝只生长在南方热带地区,而且非常娇气,摘下后“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所以只能快马加鞭运送到北方供人享用。除了它之外,南方出产的水果还有龙眼、橄榄、杨梅等,在古代价格都很贵。现在常见的西瓜,是五代时候才从西域传入的,胡峤在《陷虏记》里说:“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这是中国人的文字记录中首次出现“西瓜”一词。

  到了明清时代,从西方国家运来了大量的新品种水果,比如说菠萝、火龙果等等。我国古代的苹果叫“柰”(nài),但却是现在不常见的绵苹果。那种红彤彤的西洋苹果,最早是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在山东烟台种植的。随着西洋苹果大规模推广,中国原产的绵苹果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苹果”一词被西洋苹果独占,20世纪晚期引入的“红富士”几乎成了苹果的代名词。作者:安迪斯晨风,科普作家。